目的:研究干燥或湿润的牙本质表面状态对丙酮基粘结剂粘结强度和粘结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粘结强度和粘结界面微观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丙酮的湿粘结系统Gluma One-Bond、Bond-1和One-Step,将Chrisma树脂分别粘结在干燥或湿润的人牙本质表面,测试各组试件的微拉伸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和比较各组试件粘结界面超微结构的异同.结果:湿粘结时,粘结剂对牙本质表面的渗透较为充分,混合层均匀,厚度约为5μm,并可观察到牙本质小管和侧支小管中有明显的树脂突形成;干燥粘结时,形成的混合层变薄,并有不完全渗透的混杂层形成.干燥粘结时,3种粘结系统的微拉伸强度均有显著降低,下降幅度最高为39%,微拉伸破坏的方式主要是粘结界面的破坏.结论:含有丙酮的粘结系统在干燥粘结时,对牙本质表面的渗透性下降,微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微拉伸强度的测试,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粘结强度的大小.
doi:
10.3969/j.issn.1006-7248.2004.01.014
关键词:
丙酮 粘结强度 微拉伸 粘结界面 混合层
作者:
李潇 赵信义 施长溪 朱光第 李洪涛
作者单位:
广州军区总医院,口腔科,广东,广州,510010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32
刊名:
上海口腔医学
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
年,卷(期):
2004, 1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分类号:
R783.1
在线出版日期:
2004年04月08日(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共4页
页码:
44-47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