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以
凹凸棒石粘土为原料,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其结构特征,研究制备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改性材料——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石。
采用XRD、SEM、FTIR分析方法比较凹凸棒石改性前后的结构变化,研究其改性机理。
凹凸棒石粘土主要由凹凸棒石组成,天然凹凸棒石粘土常伴有蛋白石、石英和碳酸盐等,同时由于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凹凸棒石粘土棒晶通常以聚集体形式存在,限制了凹凸棒石粘土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因此,使用前通常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去除杂质和解离棒晶聚集体。
通过酸活化处理可以部分解聚凹凸棒石粘土的棒晶束,而且可以改变凹凸棒石粘土的比表面积,去除当中的碳酸盐等矿物杂质。与此同时氢离子能置换出凹凸棒石粘土中含有的镁离子、铝离子和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提高凹凸棒石的阳离子可交换性,改善凹凸棒石粘土的脱色力和吸附性。
凹凸棒石表面具有大量的硅羟基,因此对有机物具有非常强的亲和力。硅烷偶联剂在水解时可以产生大量硅羟基,这些硅羟基可以和凹凸棒石表面硅羟基产生缩合,或者硅烷偶联剂的硅羟基自身缩合,覆盖于凹凸棒石表面,改性其表面形态和性质,形成新的网络结构,丰富了凹凸棒石的孔道,合成一类新型的功能材料,从而赋予凹凸棒石新的性能。
凹凸棒石粘土用盐酸活化处理后再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确定其工艺条件为:75mL浓度为4 mol/L盐酸溶液,加入到7.500 g凹凸棒石粘土进行酸活化,产品用去离子水洗涤中性后120℃烘干。以1:1比例加入硅烷偶联剂,温度控制在70℃,机械搅拌5h,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论文之后又考察了振荡时间、pH值、腐殖酸(FA)、吸附浓度、离子强度、不同电解质离子和温度等因素对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吸附Co(Ⅱ)和Pb(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在几个小时内就能达到吸附平衡,pH值和离子强度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表面络合和离子交换是吸附的主要机理,主要表现在低pH值条件下为离子交换,而高pH值下为表面络合。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式模型来拟合,Langmuir模型拟合Pb(Ⅱ)的吸附等温线效果最好。
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凹凸棒石粘土可作为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合适的吸附材料。
关键词:
吸附材料 硅烷偶联剂 凹凸棒石粘土 重金属离子 吸附机理
作者:
池亚玲
学位授予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无机化学
导师姓名:
陈元涛
学位年度:
2013
语种:
中文
分类号:
TQ424
在线出版日期:
2015年07月30日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