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是
凹凸棒石黏土活化改性的常用方法之一.认识热处理过程中凹凸棒石结构演化,特别是凹凸棒石结构中铝配位的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凹凸棒石热活化改性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为凹凸棒石黏土热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利用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NMR)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经250~900℃热处理的凹凸棒石结构铝配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天然凹凸棒石中铝主要是6配位(铝替代八面体中的镁),有很少量的4配位铝存在(铝替代硅氧四面体中的硅位置),并且在凹凸棒石硅氧四面体的四重周期中存在2个不同的晶格位置;煅烧温度在500℃以下时,铝配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煅烧温度升高到500℃以上时,4配位铝明显增加,并且存在两种不同的晶格位置,表明结构有序性并没有完全破坏,同时还出现了少量的5配位铝.经600℃热处理后,凹凸棒石中铝6配位急剧降低,基本转化为4配位;温度升高到800℃时,6配位以及作为中间态出现的5铝配位完全消失,并且4配位铝峰只有一个峰,表明经过800℃高温处理后4配位铝都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
doi:
10.7521/j.issn.0454-5648.2013.02.18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铝配位 核磁共振 热处理 结构
作者:
谢晶晶 陈天虎 陈冬 刘海波 孔德军 邢波波
Author:
XIE Jingjing CHEN Tianhu CHEN Dong LIU Haibo KONG Dejun XING Bobo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刊名:
硅酸盐学报
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年,卷(期):
2013, 41(2)
所属期刊栏目:
矿物材料
分类号:
O7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出版日期:
2013年04月08日
页数:
5
页码:
235-239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