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棒石粘土是该县的优势矿产,具有"千种用途,万土之王"之称。为有效保护
凹土资源,保障凹土产业发展,近年来,盱眙县国土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凹土矿山管理力度,规范凹土勘查开采秩序,助力该县经济快速发展。
强化矿山安全生产监管。该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细化安全生产工作内容。制订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明确矿山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督促矿山企业对重要部位、重要岗位进行自查自纠,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台账;组织各国土分局全面排查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彻底把安全生产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会同县安监部门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对重点矿山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矿山企业限期整改,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该县通过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实现凹土矿山安全生产无事故。
加强在采矿山环境治理。该县凹凸棒石黏土已发现的矿床(点)达32处,预测有用黏土总资源量21.7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3%,在采矿山有7家。凹土资源开发为该县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矿山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此该局立足本职加强监管,督促企业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一是完善制度,提高监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各矿山企业完善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二是督促企业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根据《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要求,为了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维护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加快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山绿色发展,该局要求各矿山企业积极推进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加快绿色矿山创建。目前,采石公司高家洼矿区、澳特邦矿业、淮源矿业、欧佰特矿业等4个企业已完成绿色矿山创建方案编制,正在提交审查,其他企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也在推进之中。三是加强管理,促进治理恢复。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深入施工现场实地检查,杜绝先开采、后发展的粗犷式管理,严格按照企业编制的矿山恢复治理方案,做到边开采、边治理,认真履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义务,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全面落实矿山监理制度。制订矿山监理方案,明确监理对象和频次,细化矿山监理内容,依据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矿区范围、资源储量消耗、开采工艺和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测量和评价,确保矿山监理工作质量。及时开展监理测量,组织监理单位对全县7家凹土矿山及时开展实地测量,及时发现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矿山企业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规范开采并做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对矿区范围界桩进行现场抽查复测,发现存在界桩破损、移位的现象,当即要求企业及时更换和纠偏。
严格开展矿业权公示及固体矿产资源登记统计工作。该局积极履职,严抓采矿权人开采信息公示工作,切实加强对采矿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查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真实性及有效性。重点检查是否按规定编制了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该局组织矿山企业相关人员培训,详细说明需要公示的内容、要求、时限、流程及需要提交的公示要件等情况,确保公示工作顺利进行。各企业通过公示系统,如实填报上年度《矿产资源开采年度信息表》并公示,减少了材料提交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该局严格按照《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3号令)规定,要求辖区内各矿山企业如实统计本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数据,如实填报《统计基础表》,将矿山企业数、矿石产量与采矿权登记数据库中的采矿权数、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产能作认真比对,如有差异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修正。
凹土矿山企业为该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该局将继续加强对凹土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既要维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促进凹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