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
凹凸棒土的表面性能,提高其实用价值,采用6 mol/L的盐酸溶液对安徽明光凹凸棒土进行浸渍和离子交换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荧光光谱(XRF)、BET-比表面积分析(BET-SSA)及全孔分布等研究手段来观察凹凸棒土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盐酸改性处理可使凹凸棒土内部细长而致密有序的晶束被打断、破碎和分散,微晶表面粗糙度增大;杂质如钙、镁、锰被大量去除,这可能与这些杂质在
凹土矿物中的存在形态有关;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分别增至原来的2倍多和近2倍,中孔容积从0.092 cm3/g增加到0.148 cm3/g,而平均孔径从19.29 nm减小到16.46 nm.由此认为,经过6 mol/L的盐酸处理,改性凹凸棒土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doi:
10.3321/j.issn:1000-4734.2005.04.015
关键词:
凹凸棒土 盐酸 改性 全孔分布 吸附-脱附等温线
作者:
代伟伟 刘义新
Author:
DAI Wei-wei LIU Yi-xi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刊名:
矿物学报
Journal:
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5, 25(4)
分类号:
P574 P619.25 TB39
基金项目:
[中国科技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国家烟草专卖局资助项目]
在线出版日期:
2006年03月02日
页数:
6
页码:
393-398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