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废水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如果大量进入水环境系统,将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凹凸棒粘土是一种强吸附性、易获得的矿物粘土,在吸附处理抗生素废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TiO2、ZnO等光催化剂在处理抗生素废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展现了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巨大潜能。本文旨在通过对凹凸棒粘土的改性,制备出更具降解效率的新型光催化材料,所制备的材料有 Ti-ATPs、Zn/Ti-ATPs、Ni/Ti-ATPs等,其中以Zn/Ti-ATPs光催化剂性能最优。制备的新材料既能发挥凹凸棒粘土的强吸附性,又能结合复合光催化剂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使降解盐酸四环素的能力大大提高。此外,材料的制备过程均采取浸渍-煅烧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为抗生素废水的处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等方法对改性凹凸棒粘土的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并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考察改性材料在可见光下的降解效果。
(1)制备Ti-ATPs,改性后的凹凸棒粘土协同吸附与光催化过程,具备了良好的降解能力。UV-vis结果表明经过Ti改性后的ATPs光催化剂光谱图在紫外光波段吸光度有一定的提高,在可见光波段虽有提高但不太明显。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表明:在Ti含量占ATPs的40%,450℃煅烧温度下得到的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效果最好,在300W氙灯光源(250nm~800nm)下反应120min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达75.8%。
(2)用Zn和Ti同时对凹凸棒粘土进行改性,制备Zn/Ti-ATPs。改性后的凹凸棒粘土协同吸附与两种半导体复合光催化过程,相比之前具备了更优的降解能力。UV-Vis光谱结果表明Zn/Ti-ATPs光催化剂的光谱图出现了明显红移现象,在近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内吸光度均有明显的提升。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实验结构表明:在Zn/Ti金属摩尔配比为3:1,400℃煅烧温度下得到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最好;在盐酸四环素溶液pH为7,溶液初始浓度为20mg/L以及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4g/L时,在可见光照射120min后,新材料Zn/Ti-ATPs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最高,为94.64%。Zn/Ti-ATPs复合材料相比于Ti-ATPs和Zn-ATPs均有较高的降解性能。另外,材料稳定性较好,重复三次使用时降解率还可以达到77.42%。
(3)用同种方法制备的Ni/Ti-ATPs复合材料不具备光催化活性。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发现在不同煅烧温度和金属比例条件下制备的Ni/Ti-ATPs均不具备光催化能力。这是由于没有最合适的温度能使TiO2和NiO同时处于光催化性能最好的晶型状态,在其余温度下两种氧化物互相占据光催化位点,影响光催化反应的进行,使得Ni/Ti-ATPs不具光催化活性,降解效率也仅仅停留在改性前粘土的吸附水平。
本文对凹凸棒粘土进行系列改性实验后,制备的Zn/Ti-ATPs对盐酸四环素废水有很高的降解效率。材料光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回收方便,对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
doi:
10.7666/d.D748586
关键词:
凹凸棒粘土 半导体氧化物 光催化降解 抗生素废水 浸渍-煅烧法
作者:
杨茜怡
学位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环境工程
导师姓名:
关卫省
学位年度:
2015
语种:
中文
分类号:
X703 X787
在线出版日期:
2016年05月03日(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