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采用含水体系和无水体系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接枝到
凹凸棒石(ATP)表面,制得改性粒子ATP-APTES.用Fourier红外光谱、Raman光谱、热重分析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的3 350 cm-1和Raman光谱的3 321 cm-1等处出现了伯氨基吸收峰,证实了APTES已成功接枝到ATP表面.用滴定法测定了改性粒子表面的APTES接枝率,研究了配方及工艺条件对APTES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水体系中,APTES用量大于5%、反应时间超过6h均会造成接枝率的减小;无水体系制备的改性粒子接枝率明显高于含水体系,且接枝效率也较高;在乙二醇体系中,反应时间为6h时,改性粒子的接枝率高达725.8 mmol/kg.
doi:
10.7521/j.issn.0454-5648.2013.06.22
关键词:
凹凸棒石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接枝率 接枝效率
Keyword:
attapulgite y-aminopropyl triethoxysilane graft degree graft efficiency
作者:
刘惠 杨海存 叶青 倪庆婷 龚方红
Author:
LIU Hui YANG Haicun YE Qing NI Qingting GONG Fanghong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刊名:
硅酸盐学报
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年,卷(期):
2013, 41(6)
所属期刊栏目:
矿物材料
分类号:
TB321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在线出版日期:
2013年07月29日
页数:
6
页码:
848-853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